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

審計報告揭政府割公地歸私有

審計署報告的啟示
政府剝奪基層住屋權  割公地歸私有





4月16日,審計署發表第六十二號報告書,在《規劃、建築及重建租住公屋單位》一章中,揭露政府和房屋署多項規劃缺失,包括無法完成建屋目標、平均輪候時間持續上升、白費發展土地成本、公地轉售予地產商。

公屋建屋量不足應付長策目標

房委會一直有進行公屋預測需求評估,卻從無向市民披露,早在2012/13年度,其預測需求已落後建屋量達39% (十年短缺共36,100單位);現在,長遠房屋策略及施政報告提出未來十年興建20萬公屋,但審計署指出,政府其實只物色到179,000單位的土地, 兼且尚欠38公頃土地才有望達標(第2.15至2.48段)。

此外,拒當樓奴強調,現時公屋輪候冊宗數已突破24萬,即使20萬公屋單位亦無法滿足所有輪候人士的需求。觀乎以往做法,政府將會特別向單身青年下 手,例如定期覆核入息及資產,實施專上學歷扣分制等,迫他們放棄輪候公屋,買貴私樓。可是,據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,15-34歲而每月收入低於一 萬元的工作人口有近41萬人,他們根本無力購買私樓,若被剔除申請公屋資格,肯定走投無路。

證實「三年上樓」承諾落空

坊間早已預期房屋署無法兌現「三年上樓」承諾,只是未有確實證據。審計署這份報告終於正式披露,早於2012年,當輪候宗數接近20萬時,房委會已 預計到2018/19年度,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會上升至3.5年,到2020/21年度,更惡化至5.0年(第2.29段)。如今輪候公屋人數直線攀升,所 謂一般輪候冊申請者三年上樓的承諾,將更快破產。

有一點審計署略去,而青年拒當樓奴運動必須補充的是:現時公屋輪候冊是將12.2萬名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撥入「配額及計分制」,房屋署計算平均輪候時 間時,是把他們完全排除在外,房屋署亦從未訂定計分制的輪候時間目標。在2012/13年度,只有1,690人經計分制上樓,而在可見將來每年配額亦不會 超過2,000個。按此配額量計算,房屋署要用61年才可以讓所有單身人士上樓,足見制度極度荒謬。

政府賣公地,房委會埋單

審計署更揭露,房委會有數幅原本該用作興建公營房屋的土地,到已進入規劃程序時,才交還政府改變用途,公開拍賣予地產商。但房委會已為那些用地支付了發展成本(包括工地平整工程、員工開支),惟有被迫註銷,而且不獲政府退還款項(第2.62至2.67段)。

青年拒當樓奴運動從審計署報告及政府賣地紀錄,分析幾塊被政府強行拍賣予地產商的公地,列出政府從賣地獲得的收益和房委會須註銷的成本。



由此可見,政府借房委會的人力物力和帳目,將公地規劃、平整後,完好地出售予地產商,是多麼「慷慨」啊!更離譜的是,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,在上月的 「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」報告中,訛指房委會長遠無法應付建屋開支,考慮將其資產證券化。說到底,政府以財赤為名,部署公屋全盤私有/私營化!
 
政府經常稱不夠土地建屋,但更準確的似乎是政府無意建屋。一方面,她無意遵守建屋目標——哪怕原來的建屋數量已是遠遠解決不了基層住屋需要;更離譜 的是一方面說不夠土地,一方面又向發展商賣地。結論是:政府從來輕忽市民基本住屋需要,你要安居,不論你多麼窮困,都要買樓,做一世樓奴!


唐耀強
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成員


(原刊於《惟工新聞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